学术报告(5月17日):地震记录的调整方法
报告题目:地震记录的调整方法
报告人简介:刘洪波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房屋建筑系主任,200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博士毕业,2006——200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博士后,2015年到美国Notre Dame大学访学一年,中国钢结构协会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,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结构设计顾问,哈尔滨市司法局监狱建设工程技术顾问。长期从事民用、工业与市政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。研究方向:高层钢结构、地震工程和建筑材料。研究项目与成果: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,主持省厅级项目10余项,发表论文40余篇,已被SCI和EI收录20余篇,出版专著1部。
报告内容简介: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在地震记录调整方面遇到的问题,以及地震记录调整方法研究的意义。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分别比较弹性和弹塑性状态下,不同周期的框架模型结构地震响应的离散性情况。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框架结构模型,研究不同的地震记录调整方法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的离散性差别。研究结果表明:弹性状态下,基于反应谱结构基本周期的调整方法效果最好,但结构基本周期的估算误差将对分析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。在弹塑性状态下,基于MIV的地震记录调整方法离散性最小,而且非常稳定。
报告时间:2016年5月17日13:30时
报告地点:图书馆(晨星讲坛室)
佳木斯大学科技处
2016年5月13日